秋天的怀念教案!(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)
第二课时
(研读领悟)
1,品读第三段:第二次看花(央我看花)
(1)朗读:体会语言感情
提示:每个句子后会有些微停顿,读《秋天的怀念》语气还要更深沉,语速还要慢一点。
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,看着窗外的树叶“唰唰啦啦”地飘落。
母亲进来了,挡在窗前:“北海的菊花开了,我推着你去看看吧。”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。
“什么时候?”
“你要是愿意,就明天?”她说。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。
“好吧,就明天。”我说。
她高兴得一会坐下,一会站起:“那就赶紧准备准备。”
“哎呀,烦不烦?几步路,有什么好准备的!”
她也笑了,坐在我身边,絮絮叨叨地说着:“看完菊花,咱们就去‘仿膳’,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。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?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,跑着,一脚踩扁一个……”
她忽然不说了。对于“跑”和“踩”一类的字眼,她比我还敏感。她又悄悄地出去了。
她出去了,就再也没回来。
(2)品析:精读课文第三、四段,圈画关键词句,品析细节描写中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深情。我们把它化简一点也就是说,这个词太有表现力了,这个句子很有味道,这个字让我感受到……就这样来说话。
参考【1】儿子
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,看着窗外的树叶“唰唰啦啦”地飘落。
动作描写,表现孤独、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。“我”不愿意接触他人,不愿意关注生活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,沉沦在痛苦里面。
②“什么时候?”
语言描写,在这里“我”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细微的转变,不再是完全的痛苦和暴怒。
③“哎呀,烦不烦?几步路,有什么好准备的!”
语言描写。我对母亲的关怀、体贴和周到感到反感、厌烦,虽然情感状态有所转变,但是仍然缺少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,而更多是的沮丧和丧失信心。
参考【2】母亲
①母亲进来了,挡在窗前:“北海的菊花开了,我推着你去看看吧。”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。
动作:挡——不仅仅是挡在窗前,更是挡住了落叶、挡住了秋天萧瑟凄凉的景象,生怕引起我的痛苦难过。母亲是多么的睿智,一直细心地呵护着我。
语言:看看吧——恳求商量的语气,对我无限的宽容和理解。
神态:憔悴——母亲肝病严重,脸色不好;更是多年来照顾我、容忍我而加倍疲劳。
央求——为儿子着想,盼望其早日摆脱阴影的愿望。最低限度的要求,担忧无法陪伴儿子。(换成“期待”不好,因其要求过高)
②她也笑了,坐在我身边,絮絮叨叨地说着。
神态、动作描写,我答应看花后母亲欣喜之情溢于言表,“得意忘形”。
③她忽然不说了。对于“跑”和“踩”一类的字眼,她比我还敏感。
细节、心理描写。母亲怕情绪和措辞刺激到我内心深处的痛处,无微不至的照顾,细心。
④“她又悄悄地出去了。”
“又”:母亲不只一次在我房间里突发了肝病。“悄悄地出去了”仍然是表现母亲不愿意过多的暴露自己的身体状况,直到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才知道,饱含了作者偌大的歉意。
(3)回味
母亲进来了,挡在窗前,怕“我”见叶落而伤感。
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:多么希望儿子有一点开心的时候。
喜出望外:心想,儿子终于能够去北海看看了。
她高兴得一会坐下,一会站起:内心的欢喜、欣慰之情。
她也笑了,坐在我身边,絮絮叨叨地说着:高兴之情,溢于言表。
她忽然不说。对于“跑”和“踩”一类的字眼儿,她比我还敏感:生怕儿子想到“腿脚”。
她又悄悄地出去了:不多说,担心儿子烦。
(4)小结:在第二次提到看花的时候,“我”的情感状态、内心思想已经渐渐发生了转变,虽然很细微,但是母亲对我的宽慰安抚和无尽的理解宽容功不可没,是母亲改变了我,是母亲感动了我,是母亲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人生的意义,是母亲帮助我走出阴霾、步入新的人生境界。
(5)转入
第二次的看花也没有实现。
史铁生在《合欢树》那美文里写道:(屏显)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?迷迷糊糊的,我听见回答:“她心里太苦了。上帝看她受不住了,就召她回去。”
母亲再也不会在儿子身边,回忆过去多么的让人悲哀。母亲去世了,我也长大了,我懂事了,所以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就想到妈妈,想到北海公园,想到了菊花,但是这次推我去的是我的妹妹。
2,品读第七段:第三次看花
(1)当堂背诵
(2)分析作用
一切景语皆情语啊,所以作者写了美好的花色,然后顺势抒情: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。妹妹也懂。我们要要好好儿活。那么从全文内容、结构、情感上,分析这一段有什么作用呢?
表示着岁月中时间的流逝——“又是秋天”,离妈妈去世的日子很远了。
象征着母爱的热烈与深沉——花是那样的美丽,花色是那样的热烈。
寄托着对母亲的深挚怀念
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——母亲的话没有说完,带走了,但是我们知道。
照应首段点明了全文主旨——好好活,变得乐观积极、坚强自信
3,总结主旨
沉重的笔墨:
写下了作者残疾之初对母亲的种种抵触,写下了母亲身怀重疾却对儿子百般忍耐的宽容之爱,写下了作者母亲亡故之后的悔恨与追思。
文中对母亲深沉的忏悔与绵绵的思念,如平静大海中的激流,撞击着我们的心弦。
(表现母亲的宽厚慈爱、耐心坚强,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忏悔)
(创读应用)
思考讨论:
1,文章多次提到“菊花”有什么作用?
行文线索,贯穿全文
象征母爱,淡雅高洁
母亲爱菊,缅怀母亲
象征生命,乐观自信
2,除了三次看花的主要段落(1,3,7),其他内容(2,5,6)写了什么?有什么作用?
(1)插叙以及作用:
丰富文本(内容丰富详实全面)
突出人物(主要表达方式:叙述,往往与文中重要人物有关,可以从不同角度,从不为人知的一面表现人物某种品质性格)
起伏有致(文似看山不喜平)
(2)本文三处插叙:
第一处(1):母亲爱花,花却死亡:侧面表现对我的爱,把一切都给我,自己热爱生活却放弃享受。
第二处(2):母亲肝病严重,难以入眠:表现母亲隐忍伟大坚强。
第三处(5.6):母亲病危,惦记子女:崇高伟大无私。
3,分析题目:为什么不以“怀念母亲”为题?而要强调“秋天”?
第一,“秋天”是背景、引子,文中人事物皆与秋天有关。(内容、结构)
第二,母亲在秋天病逝,表达对其缅怀之情。(情感)
第三,走出低谷,走向自信人生。(主旨)
(结束本课)
师:当我们要结束我们课的时候,请大家读这样一个语录:
(齐读)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,那是母亲的呼唤。
师:我们还要再读一句话:(屏显)
(齐读)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回音,那是孩子懂得了母亲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