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丽君成龙(邓丽君和成龙关系)
她早已想好了要把手捧花交给好友邓丽君,但是婚礼上到了抛花的时候,却怎么也找不到邓丽君。
婚后不久,林青霞接到邓丽君打来的电话,她问:“你在哪?我想把花球抛给你的……”
电话那头的邓丽君耐心地听她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,轻轻地笑着说道:“我在清迈,我有一套红宝石首饰送给你。”
这一次通话,也是林青霞最后一次听到邓丽君的声音。
1995年5月8日,邓丽君忽然哮喘发作,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又遇上堵车,到了医院后抢救了45分钟也没能救回她的生命。
一代巨星邓丽君香消玉殒,那一年她才42岁。
也是在那一年,邓丽君这个名字,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。只可惜,这第一次却是死讯。
16岁出道,42岁逝世,短暂的一生,永恒的回忆。
每个人心中,都有一个邓丽君,有着细碎的美好,闪烁的善良,甜美的温柔,好似一地白月光。她的歌声抚慰心灵,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
任时光匆匆流去,26年了,我们依然怀念那个声如黄莺,气质清雅的邓丽君。
1953年1月29日,邓丽君生于台湾云林县,本名邓丽筠(yun),意为“美丽的竹子”,父母希望她能够像竹子一样挺拔秀丽、柔韧不屈。
后来名字很容易被叫成“jun”,索性就改名为“丽君”。
现在我们都知道邓丽君是王菲、梅艳芳、周杰伦等很多巨星的超级偶像,甚至李宗盛还曾形容:“在演艺圈很多人是奇迹,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”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“唱歌”仿佛是邓丽君与生俱来的天赋。
她的弟弟曾回忆过:“那时候没有电视,我母亲时常做家事的时候,就喜欢放收音机听当时的流行歌曲,然后她只要听过两遍,就会唱。”
6岁开始,邓丽君就四处演出,演唱各地民歌小调和黄梅戏。
1963年,邓丽君以一曲《访英台》击败众多选手,获得“中华电台”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冠军,那一年她10岁。
1965年,已经小有名气的邓丽君开始频频在电台、歌厅演唱。那时的她常常一晚赶很多个场,靠着唱歌的收入贴补家用。
但世间之事难两全,本该是读书的年龄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音乐上,她就读的金陵女子中学让她在唱歌和读书之间做出选择。
经过三个多月的挣扎,邓丽君最终选择了辍学。
1966年,邓丽君正式加入“正声广播公司”,开始接受系统训练,获得台湾早期流行音乐人、作曲家翁清溪的专业指导。
1967年,邓丽君签约宇宙唱片公司正式出道并推出第一张唱片《凤阳花鼓》,那一年她才14岁。
出道即巅峰,邓丽君之后的发展以及在音乐事业上的成就自然不用拾光君多说。
如果说“娃娃歌后”、“天才少女”是她18岁时期的辉煌,那么“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,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”则是她一生的荣耀。
从台湾到香港,从内地到东南亚各国,发唱片、开演唱会,所到之处无人不追捧,更是创造了“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邓丽君的歌声”的盛况。
邓丽君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甜甜的、温柔的。
但就是这个看上去有点柔弱,总是甜甜微笑的女生,用她甜美圆润、温婉动人的声音,征服了每一个听众。
人民网评价她:“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,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。她是一位歌者,也是一个文化符号。”
李谷一说:“邓丽君是中国乐坛独树一帜、不可磨灭的杰出艺术家。”可以说,邓丽君是华语乐坛难以逾越的高峰。
如果单讲她的成就,恐怕一万字也写不完。而抛开这些头衔与荣誉,她是一位在短暂的时光里创造了无数传唱金曲的传奇歌手。
所有的情歌,没有一首能抵得上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给予东方人的爱情感动。它成为邓丽君最具艺术代表性的作品,柔情似水。
还有《何日君再来》、《我只在乎你》、《不了情》、《甜蜜蜜》等等,邓丽君的柔美情歌不知醉倒过多少人。
在她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里,中文、英文、日文歌曲加起来唱过的歌将近3000首。但终生为爱而唱的她,却始终没找到爱的归宿。
她的初恋是一个叫林振发的马来西亚人,那时邓丽君才18岁。
林振发温柔体贴,邓丽君也对他深爱不已,甚至曾说,“我这辈子非林振发不嫁”。然而正当邓丽君如日中天之际,林振发却因心脏病猝然离世。
邓丽君哭得死去活来,之后每次唱起《再见我的爱人》,都会泪流哽咽。
再之后,就是和成龙的那段众人皆知的“地下恋情”。
当时,邓丽君赴美留学,与在美国拍电影的成龙邂逅。异国他乡,两个人便经常相约去跳舞或共进晚餐,他教她溜冰,她教他声乐。
曾经,那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。但渐渐地,两人在交往中逐渐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。
最直接的表现是,邓丽君希望能和成龙单独在一起。但年轻气盛、讲究大哥气派的成龙竟然连约会都要带着成家班的兄弟一起。
成龙曾在自传里这样写道:“我年轻、富有,被名声惯坏了。我在公共场合时,不愿意没有我那帮小兄弟跟班。”
一个天生温婉优雅,另一个则带着江湖气,在感情中得不到独立空间的邓丽君,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。
对于这个曾经的恋人,成龙也曾不吝赞美:
“她温柔、聪明、有幽默感、又美丽,她懂得在什么场合、穿什么衣服、用什么饰品……说实话,我配不上她,或至少当时的我配不上她。”
成龙的一句“我配不上她”,于邓丽君来说是一种赞美,却也是她坎坷情路的一份辛酸。
1981年,28岁的邓丽君与糖业大王郭鹤年之子郭孔丞秘密订婚。
可就在订婚之后,郭家主母对邓丽君提出了三个条件:
以书面形式,把以往的个人历史、身家资料“交代”清楚;结婚后,退出演艺圈;断绝和演艺圈里所有朋友的来往。
这样的要求,简直就是一种侮辱。
更何况音乐是她的热爱,“放弃唱歌”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事。所以纵然她对这段感情有万般不舍,还是毅然选择了退婚。
“我喜欢唱歌,我很反感说,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,摆出一副嫁人就上岸的态度,这太不尊重自己了”。
别看邓丽君长相清丽、外表柔弱,实则她内心刚强、笃定而坚韧,不管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原则,这一点还体现在她对国家民族异常深情的执着上。
远赴日本发展时,邓丽君要求每一场演唱会都必须要穿上旗袍演唱一首中文歌,不管日本人能否听懂,她只是想让他们知道:邓丽君是中国人。
每当唱起《四海都有中国人》、《阿里山的姑娘》时,台上的她总是泪眼婆娑,台下的观众更是泣不成声、掌声如雷。
邓丽君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“根”。
在美国拉斯维加斯“凯撒皇宫”表演时,邓丽君还特别演唱了12首用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,将中国文化唱进歌里,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其中《独上西楼》和《但愿人长久》,更是流传至今。
因为妈妈的祖籍是山东,爸爸的祖籍是河北,邓丽君在一次演唱会上还曾大秀山东话,接受访问时,甚至骄傲地说自己是河北人。
但是,她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开过演唱会,唯独没有中国内地。
其实,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邓丽君的歌早已经风靡大陆,她在听说大陆有很多喜欢她的歌迷后,更是有了到北京举办演唱会的想法。
她甚至已经设计好了要以敦煌壁画为背景,再结合中国古典四大美女的图像等多种丰富的舞台效果。
可是后来,由于种种原因,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。
邓丽君的妈妈曾说:“也不懂为什么她从小就关心大陆那边的事儿,老问为什么会离开大陆?天性吧!她是很想回去看看的,不是为了赚钱,她没那心思,只是想回去看看。我想,这是她永远也圆不了的终生遗憾……”
有人说,如果少了邓丽君,那几十年两岸相隔的严酷岁月将更加冷清。
80年代末,邓丽君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。
人生最后的那几年,邓丽君在香港、清迈两地长住,并结识了最后一任恋人,比她小15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。
这段感情,维持了5年。一直到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去世。1995年5月11日,邓丽君遗体返回台湾,超20万人向邓丽君作最后告别。
一代天后,就此香消玉殒,永远停留在了42岁。
邓丽君曾说过,她最大的财富,是十亿个掌声和永远的怀恋。
时光匆匆,26年过去了,但邓丽君似乎从未离去。十亿个掌声依然如故,怀恋也永远还在。
只因为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属于邓丽君的歌。
我是作者拾光君,感谢每一个喜欢邓丽君的你。